518小说网 - 言情小说 - 庶门风华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6

分卷阅读26

    这一带住的达官贵人比较多的缘故吧。

出了这条街,拐到另一条路面时就宽阔多了,应该可以过四辆马车,不过这条街上的闲人明显少多了,两边的建筑看着也威严多了,颜彦知道这条路有一边是通往皇宫的,大臣们上下朝大多是要从这过的。

沿着这条路走了大约十来分钟,马车又拐了道,又进入了一条商业街,穿过这条商业街进入一个胡同,颜彦一看胡同两边又高又长的围墙,便知道这一带住的也是大户人家。

孟家在胡同深处,颜彦的马车上有徽记,因此,没等她下车,门口的小厮便打开了偏门,同时也有人飞奔着去后面传话了。

马车停下后,颜彦没动地方,待车夫退下,刘mama掀了车帘,摆上小板凳,青禾先下了马车,然后扶着颜彦下来了,这时,孟家的丫鬟婆子迎了出来。

颜彦跟着她们刚进二门,只见二舅母王氏带着几个人迎了出来。

“老太太还念叨着呢,说也不知好了没有,正要打发我们再去看看呢,可巧你就来了。”王氏一面说,一面向颜彦伸出了手。

颜彦上前几步握住了对方的手,“多谢二舅母惦着,已经大好了,外祖母和两位舅舅还有大舅母都还好吧?”

“好好好,就是老太太这些日子有点苦夏,吃不下东西,不过你来了她心里一高兴说不定就好了。”王氏牵着颜彦的手往老太太住的上房走去。

颜彦几个刚进院子,只见几个丫鬟婆子围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在台阶上候着,看见颜彦,老太太的眼泪很快滚了下来。

颜彦见此忙上前几步,走到老太太面前跪了下去,“外祖母,彦儿来认错了,彦儿让您cao心了,是彦儿的错。。。”

“孩子,孩子,没事了,活着就好,听外祖母的,活着比什么都强。”老太太弯腰扶起了颜彦。

“奴婢给亲家老夫人请安,这是我们夫人送来的礼单,我们夫人说问亲家老夫人好,问各位亲家夫人小姐好。”刘mama也跪了下去,然后把手里的礼单交给了青禾,青禾给了颜彦,颜彦再给了老太太。

老太太接过礼单扫了一眼,“多谢你们夫人费心想着,来人,带这位mama下去喝杯凉茶。”

话音刚落,一位三十多岁的妇人上前扶起了刘mama,把她带了下去。

这时,一个十七八岁的丫鬟开口了,“老夫人,这天太热,表小姐身子弱,经不得晒的,我们进去说话可好?”

颜彦认出这人是外祖母身边的一等得力丫鬟,名叫绣菊,便也笑着打了个招呼,“多谢绣菊jiejie惦记。”

其实,颜彦也清楚对方这话是为了劝老太太进屋的,可又怕直接劝老太太不听,便借着她的由头。

果然,老太太一听这话忙拉着颜彦的手进屋了,两人并没有在外间的厅堂坐下,而是直接进了西次间上了炕,老太太让颜彦挨着她坐了下来。

“孩子,你遭罪了。”老太太摸着颜彦的脸,再次泪如雨下。

“还好,老天可怜我,让我又回来了。”颜彦的眼泪也落了下来,一方面是感动,另一方面是触动。

这时,有人送上了几碟子瓜果,老太太亲自拿起了一条西瓜送到了颜彦面前,“孩子,热了吧?先吃点东西凉快凉快。”

颜彦接过了西瓜,也给老太太拿了一条,“外祖母也吃。方才听二舅母说外祖母苦夏,我曾经从书上看到一个说法,说是苦夏的人饮食上要尽量清淡些,多吃点蔬菜和瓜果。还有,适当吃点酸的苦的,可以起到开胃的作用。”

可惜,颜彦不知道这个时空有没有苦瓜,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见过,因而她没敢说出来。

------------

第二十八章、不谋而合

?果然,王氏听了颜彦的话,微微拧了拧眉头,“酸的我们知道,这苦的除了药材都有些什么呢?”

“这个我也不太清楚,好像有苦麻、莴笋、蒲公英,可惜,我只记住了这三种菜名,什么样子却没见过。”颜彦斟酌着说道。

“知道菜名就好了,我可以打发下人们去找。”王氏松了一口气,笑道。

“既这么着,你现在就打发人去找,让我们娘儿两个自在说会话。”老太太说完又摸了摸颜彦的脸,眼泪又落了下来。

王氏一听,猜想老太太想必有什么体己话要和外孙女说,忙笑着应了。

王氏一走,老太太直接把屋子里的丫鬟都撵了出去,然后拉着颜彦问起那天的事情。

颜彦大致复述了一遍,只说自己是早就定好去那里更衣,哪知刚把外衣脱下来,从书架后走出来一个陌生男子。

“当时我差点晕了过去,脑子里一片空白,只记得颜彧大声质问对方是什么人,接着她的丫鬟就跑出去喊人,然后我婶子和那些夫人太太小姐们都过来了,紧接着我就跑了出去,后面的事情就不清楚了。”

大概这一段是原主最羞愤也最羞于启齿的,因而颜彦是半点印象也无,这些是她从丫鬟嘴里听来拼凑的。

“后来呢?我听说陆家那小子当场提出了退亲?”老太太问。

“这个我不太清楚,据说是的,当时陆夫人也在场,那日来观礼的世家夫人和太太都在场。”这段也是颜彦从青禾嘴里听到的。

“那太后的意思呢?我听你两位舅母说太后想让你出家,可这两天陆家又放出风来说什么陆家的大门永远向你开着,你想嫁谁就嫁谁,孩子,到底哪个才是准的?”

颜彦能感知到老太太对她的关心是绝对出自血浓于水的亲情,因而,几乎不用任何考虑,她就把马氏先后不一的态度婉转地表述了,同时也把自己同意出家的想法说了出来,她是想问问老太太,这个主意可还使得?

老太太听了之后沉吟了许久,方才摇摇头,“孩子,不管这是太后的意思还是你婶子的意思,我都觉得不妥。”

接着,老太太细细地和颜彦说明了原委,在她看来,出家两年的变数实在是太大,先不说两年后太后还能不能或想不想为她做主,单就陆家这一出,基本杜绝了颜彦想嫁进京城任何一户世家的可能。

因此,退一步说,即便两年后太后可以为她做主,最好的结局是让她代替某位公主郡主去和亲,再不就是让她隐姓埋名嫁去偏远的地方,一辈子不回京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