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8小说网 - 经典小说 - 重生种田日常在线阅读 - 重生种田日常 第177节

重生种田日常 第177节

    主要是做饭的木柴和取暖木炭不够了,还有咸菜干菜也不够,多二十个人,用量不少,发豆芽,黄豆种的不多,家里没多少,小暖棚里的青菜刚够自家吃,还得匀点给傅家。

    晚上,谢卫华看苏叶烦恼的样子,说:“不用烦,木炭村里有人烧去卖,明天我去买,不够我们自己烧,舅舅家的炭窑还在,咸菜和菜干,明天放出风声,我们按城里的价格收,我们自己做的咸菜和菜干留着自己吃”

    苏叶想了一会,说:“只有这样了,我记的爹种了十亩黄豆肥地,明天我去问问他,黄豆有没有卖出去”

    谢卫华接道:“今年三妹夫在家,果儿蘑菇种植扩大不少,我去买些回来”

    “好啊!她今年没种花生,你说顺便提点过去”

    “嗯”

    次日早上,苏叶接待了上门的傅夫人,相互问候后,傅夫人说:“听启烨说你家鞋作坊赶货很急,我家的两个丫头针线绣艺可以称得上很好,能帮上忙,我想着让她们去帮忙。”

    傅夫人说两个丫头手艺很好,那肯订是很好,大户人家的丫鬟大都是家生子,从小培养的,自然不差

    现在真是急,今早她还让谢卫华去拉些木头底和皮子还有剪好的布料回来,她和谢母有空时能做出多少就做多少

    而且就两家的关系,真不用那么客气和疏离,她借用两个丫头,从其它地方补上便是

    思绪间,苏叶说:“那我便不客气了,她们什么时候有空?”

    果然听苏叶说应下,傅夫人脸上高兴,说:“我那事少,现在就有空,你差个丫头和我一起回去,送她们到作坊便成”

    “太感谢你了”

    “不说你是孩子们的师母,你和你相公帮我们太多,我只是尽棉帛之力罢了”

    苏景泰一家吃了五天汤面后,来找苏叶检验成果,苏叶看他熟练和面擀面,切面,刀工还不行,只是大小差别没那么明显了,做出来后,苏叶用小碗挑两口面条和汤尝了尝

    夫妻俩很紧张的看苏叶吃进嘴里,苏叶汤也喝了,说:“有我做的五分,别高兴

    太早,后面进步很难,一辈子就这水平也有可能,这只能靠你们一点一点提升”

    苏景泰媳妇苦笑:“这几天为练手,家里和几个哥哥家天顿顿汤面,虽比平时做的饭好吃,更是白面条,但顿顿吃,都不想吃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在晒场靠村口的地方摆个小摊,扣掉成本,一碗赚个两文的价格卖,既能练手也不白干”谢卫华在厨房门口说

    “姐夫说的是,这主意好!”,苏景泰拍大腿说

    苏叶看向谢卫华:“在村里,有人去吃吗?”

    回答的是苏景泰:“有的,特别是十几岁的少年,家里饭吃时间长了就想换个口味”

    苏叶:“随你们,现在教你们熬两种不同的汤底,我们家晚上吃汤面,看仔细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”

    苏叶没想到苏景泰动作那么快,第二天搭棚子,砌灶,第三天小面摊已开张起来了,用的汤底还是初学到的。

    天冷,闲的人多,凑热闹的人多,好奇苏景泰学了几天的手艺成果更多,排队等着吃面条。

    等苏叶得到消息,牵着谢承熹过去时,几张简陋的方桌矮凳坐满了人,吸溜吸溜吃着热腾的面条,排队的地方一长溜过去,看到苏叶,纷纷打招呼:

    “叶子,你真厉害,教几天景泰就能做出这么好吃的面条。”

    “他很认真努力”

    “叶子,蘑菇加什么熬的素汤,做的素面真不错,有什么秘决吗?”,是个厚脸皮的。

    “叶子姐,我也要跟你学,条件和景泰一样,我去府城开店”

    苏叶一一回应,人越来越多,苏叶感紧溜了

    次日便听说苏景泰胳膊酸软得抬不起来,去苏世苓家拿药酒,苏叶心里感慨: 什么时候村里消费能力这么强了

    苏景泰在村口开面摊开了个口子,第二天苏景泰没摆摊,旁边却开了一个烤串摊和炸丸子小摊,弄得谢承瀚和谢云舒中午回来闹着拿钱去吃烤串

    苏叶: 脑子转得真快,估计今年红包家长收不上来了

    一年一度地猎野牛,苏景泰满足了愿望,吃到了苏叶做的牛骨汤面,胳膊好后他继续摆摊,头天热闹人试吃的多,后面就平静了,不过每天平均也能卖二十多碗,他和媳妇都感觉做的面条有一点点进步了

    烤串摊和炸丸子摊每天非常受欢迎,每天晚上几乎家家户都有孩子闹家长要零钱的戏码,家长打骂声,孩子哭闹声,路过的都能听见

    次一天学堂一放学,两个摊前围满了少年和小孩,搞得苏景泰不想卖汤面改卖烤串。

    当然少不了谢承瀚和谢云舒各种闹腾,如果沒有大伯盯着,谢承瀚准备滚地上了,烤串不仅有烤rou,还有土豆串,馒头串,这两种都是一文一串,rou串是两文,苏叶每天给他们一人一文,

    为吃rou串,两小孩把铜子儿两天攒一起,买rou串解馋。

    谢承瀚越吃越是想吃,沐休那天早饭后和苏叶说:“大伯娘,家里有什么活是我能干的,我干了你付我工钱”

    众人这孩子为吃烤rou这种法子都能想出来

    苏叶看一脸期待的小脸,想了想,说:“有啊,挑豆子,你能好好挑到中午,我发你五文工钱”

    谢云舒马上接道:“娘,我也挑豆子”,她也要挣铜子买烤串,五文加一文,今天能吃两串rou串,挑一个上午的豆子,值!

    俩孩子跟谢母后面去挑黄豆,赵晴笑道:“那烤rou没自家的饭菜好吃,搞不懂这俩孩子天天惦记”

    苏叶笑笑:“他们喜欢那种氛围吧小孩子吃饭大都觉得别人家的饭菜香”

    到中午,两个大孩子蔫头蔫脑的,干活好难,好辛苦!慈祥的奶奶今天一点不慈祥,老让他们返工重做,不过从娘(大伯娘)手里接过五文钱,两人精神一振,烤rou来了。

    苏世泊的订单交了货,叶德武那边也送去足量的货,第一场雪飘飘扬扬下来

    雪化后,做腊肠腊rou的时候到了,第一天,村里猪嚎叫声此起彼伏,谢卫华算算家里能用的人手,果园里陆石一家五口,王家一家四口,自已,粗使婆子两个,十二个人,第一天他就杀五头。

    果园猪圈里养十二头,后园养三头,三天杀完,至于打算今年多做熏猪腿,这些整完再说。

    第249章 第249章

    杀猪是在果园猪圈旁边杀的,卯时就开始烧水,猪血放了,褪了毛,谢卫华和人先把猪腿都拆出来,天亮了,拉到前院院子里,孩子们新奇地用手指戳着猪腿。

    冬天寒风干燥,木板上的猪腿表面水分干得快,用过早饭每多久,苏叶套上皮手套,和谢卫华谢卫辰抹上各种料,用力搓许多,排在大缸里,盖上盖子,大缸外面记录上日期,连续搓七天,明天后天还有,怕混了,所以大缸外面得记录日期。

    陆家和王家人有条不紊的拆rou,切rou,腌渍,下午灌肠,粗使婆子清理下水货,厨娘卤上。

    当天,整个村都是卤rou香味。

    中午,作坊的工人吃上了香喷喷的卤肥肠,中夹有酸菜,要多香有多香,不管是中年妇女,小媳妇,大姑娘都觉得这段日子跟做梦似的。

    沒成婚在娘家时,平时有点好东西先是老人分了,再是成长中的男丁,后是壮劳力,最后才是家里的妇女和姑娘,很多妇女和姑娘长年没能吃上一餐饱饭。

    自从来这里干活,不用天天早起做饭,一天三顿,顿顿吃饱,每一餐杂烩的各种莱干里都能吃到几片rou片,毫不夸张的说,这段时间她们吃到嘴里的rou比她们活这么长时间以来,吃的rou加起来还要多,更何况现在除点酸菜,全是油汪汪的肥肠。

    吃得好,有工钱,不好好干活都对不起吃下肚子的油水。

    赵三竹大嫂王氏吃完饭,意犹未尽,洗了碗,把小姑子拉到一边,说:“三竹,你签的是五年活契,到期刚好十八岁,到时你赎了身,央求东家介绍个小伙,嫁这村里吧”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她看观察过,这个村比传说中的富裕,小姑子能嫁到这里,以后孩子们能占点姑姑的光,不是自家不努力,只是他们周围几个小村条件实在太差,田地贫瘠,今年还好,去年公公和相公来做短工,把抠肥的方法学了回去,今年粮食增产了两成,交了田税,现在到明年麦收终于不用半饥半饱了。

    而且小姑现在又是识字,又有武力,学会不少技能,周遭真没一户人家能相配。

    赵三竹脸上发烫,她和吴大妮私下里聊过,活契到期自赎身契,找个汉子嫁了,可心里却觉得很对不起大太太,她们会的全是大太太一点一点教她们,大太太的为人处事,做事风格大大影响着她们,这是无形的财富,大太太好不容易培养她们能立事,用得顺手,她们自赎

    赵三竹心里叹气,说:“大嫂,还有几年呢,这事cao心太早。”

    王氏急道:“早什么早,我跟你讲,来干活的都有这心思呢,大堂嫂也想牵线,想让她小妹嫁这里呢,你没看她和这的妇女聊得热乎”,可惜她只有弟弟,没有meimei,这儿的姑娘,听说年后开有女子学堂,还是别肖想了

    赵三竹笑了笑:“大嫂,不是她想就能成的,这种事你别想,也别搀和,不然出了什么事,说不定我被卖去其它地方,我现在工钱提到一两了,每年大哥二哥也有固定的短活”。

    “好吧”,要真那样,她就成赵家罪人,小姑不仅有工钱拿回家,东家也真太方,各种过节礼丰富得很,挣的比当初被卖去府城的多很多,家里生活好不容易有了起色!

    赵三竹晚上把干活的人送回果园,回房清理了卫生,换上干净衣服,吴大妮还没回来,她左思右想,决定把这事告诉大太太

    苏叶听了赵三竹的报告,问她:“那几个未婚的姑娘有做出有违礼数的事吗?”

    “没有”,赵三竹肯定地说,早上她送她们过去,傍晚天黑前送回来,都是一起走的,这大冬天的,也没大小伙子去作坊那玩,最多是路上擦肩而过。

    赵三竹垂着头,她听大太太说:“没有有违礼数的便好,至于妇女们私下相互打听,你不用管,婚姻嫁娶是正常事,你做得很好,继续努力”。

    赵三竹从大房院里出来,心猛跳许久才平下来,她有挨骂的准备,不曾想大太太不仅没骂她,还夸了她,大太太是世上最好的人,这一批人回去前决不能出什么事,赵三竹心想。

    今天的杀猪规模对傅家人来说极具冲击力,如果他们不曾踏足农村,会以为天下的农村就是福家村这般模样

    吃过晚饭,母子四人和嬷嬷丫头们在壁炉

    旁取暖,傅夫人问大儿子:“启烨,在这生活这多久,你有什么感想”

    傅启烨少年的脸严肃,回道:“苏氏族长和族佬们都很了不起!师父师母也很了不起!危机与机遇并存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说?”,另三人目光看向他

    傅启烨没有犹豫,说:“一: 那年江南水灾,苏氏当机立断,在瘟疫没出现前带几百族人远走他乡,避免了族人大损,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

    二: 到了这里,当时这里是当地人避之不及的地方,野猪横行,狼群环视,但他们把不利转为有利,习武猎野猪野味卖钱买粮。

    三,干旱时又挖池塘挖井,次年外面麦收收成无几时,这里虽是荒地,却是收了麦子又收玉米红薯等高产粮食。

    四: 筑河坝,建下水道,修路,这都是大工程,他们一点一点完成,很了不起。

    五: 村里共免了八年的田地税,这八年村里人攒厚了家底。

    至于师父师母,村里习武的人都是师父教出来的,让村里有自我护卫能力,师母,听说更厉害,灭狼,射中土匪头,琢磨造纸,瓷砖,各种炒菜,还有很多”

    傅启松兴奋接道:“师娘还射过虎,待我武艺练成,我也要猎虎。”

    张嬷嬷接着说:“村里人确很了不起,谢大爷和谢大太太一样了不起,去城里有段岩石路,据说几十人整整凿了一年,谢大爷和谢大太太是凿路主力。”

    傅启烨总结:“所以说,有好的领头人,努力且大事上团结的村民,有了各种机遇,才有今天富裕和谐的福家村,这是没法复制的。”

    傅太太欣慰地看孩子们,两个儿子食量从一餐一个馒头涨到现在五个馒头才能吃饱,这几个月个头猛长,老大打探消息和分析能力越来越强,女儿也很懂事,小儿子有了小孩该有的样子

    猪杀完,谢卫华让谢卫远每天一早买猪腿,陆城去拉几次,拉回二十多个,猪腿后面买不到了,便作罢

    所有猪腿熏上时,苏叶和谢卫华收到了苏景林的来信,夫妻俩看完信,面面相觑,里面除了各种问候,和他上任遇到几个小案子,最后写的是欢迎他们去靖安买地开荒

    对,就是开荒,靖安位置偏,地广人稀,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横穿,县城在河边,离县城二十里远的下游有一出荒河滩,河滩加附近矮山约有五十顷大小,适合开荒种植养rou牛

    五十顷,那是五千亩,开出来开良田就算占一半,也有两千多亩,现在买好的田地太难太难,能开的荒地也是小小块的

    谢卫华呆了一会,说:“大哥也给族长写信了”,他们去几户人一起买下来,一起开,一两银子一亩,头三年免税,苏景林是知县,他们去买下也不怕人为难,他起码在拿那里上任六年,六年足够在那边管的经营人脉了,就算六年后卖了也挣钱

    苏叶:“家里这摊够忙的了,钱是有,但没人去管啊”

    谢卫华:“我们买两个管家吧,家里一个,一个管那边”

    苏叶吁出一口,看向他:“就这么决定买了,不再想想?”

    谢卫华:“不用想了,我想大哥还有两层意思,我们买了荒地,衙门有收入,开荒时和种田养牛请当地人,提高当地人的收入,卫辰回来也说了,县衙房子破旧,小吏和衙役俸银都发不出来了,快半年了,大哥现在想必举步维艰”

    苏叶:“我知道,但这不是小事”